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8年11月12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春晚、小沈阳及其他

旧文回顾 北游说事儿 2018-11-12

本文是一篇旧文了,写于2009年春晚小沈阳凭小品《不差钱》一夜爆红之后,虽然人物陈旧,但文章想要说明的问题也依然没有过时。



文 / 北游



01



小沈阳火了,而且是相当的火,从09春晚前的默默耕耘到现在的大红大紫,从之前的500元出场费到现在的10万,火的一塌糊涂,火的盆满钵满。甚至在某些人眼中,他还火出了一定的文化意义:赵本山的小品艺术后继有人了,我们的文化事业找到接班人了!


也难怪有人这样“宏大叙事”,因为从上个世纪的1990年赵本山操着浓厚的东北口音、一身东北农民装扮登上春晚舞台以来,赵本山小品几乎成为了春晚必备的菜品,年年成为大众和媒体评头论足的焦点,为中国电视观众瞩目和津津乐道了十多年而热度不减,实为中国独特的文化现象,称其为中国文化界的传奇恐怕也不为过。


但如同再好吃的菜吃多了也会腻味一样,春晚观众对于“本山大叔”的审美疲劳也是显而易见的:故意犯错、一味拿别人的智力和生理缺陷制造幽默笑料的方法也一直为人病诟。


支持之反感之的声音在春晚前后都能形成一定规模大体能说明这一点。彷佛从几年前至今呼唤赵本山接班人的声音就一直不绝于耳,但足够份量进入人们眼帘的还真没几个,直到今年春晚在师傅赵本山的鼎力提携下小沈阳的出现似乎才满足了大家一直以来的这种希冀。


02


小沈阳的份量体现在哪里呢?可能是多才多艺,能说善模仿,也可能是东北话和二人转演员本身在一直以来中国影响广泛的北方文化语境里的讨好,再加上赵本山本人的影响力和造势.


总之,小沈阳火了,火的让人无法忽视,同时让人无法忽视的还有他的“娘娘腔”。

 

中国人大多喜欢给人帖标签,用到娱乐圈就是给人排座次、封王称后之类的,比如演员就是“一哥”、“一姐”,赵本山就给个“小品王”桂冠,就“本山大叔”的影响力当然也是实至名归,无不恰当之处。但“王者”再伟大也有衰老、退休的时候,这是自然规律、无法阻挡,小沈阳的横空出世是恰到好处,他被大家推到前台当这个继任者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但如同赵本山一直以来也有让人无法完全信服的毛病,土是土点,但至少是个纯爷们吧,跟小沈阳这个“娘娘腔”的毛病来比,那简直就可以忽略不计了,因为男不男、女不女的形象可是咱中国人民的禁区,轻易挑衅不得,看看李宇春的“遭遇”大家就能体验一二。但如同我认为很多人对于李宇春形象有些神经过敏一样,我认为小沈阳的“娘娘腔”也实在犯不上大家为之着急上火的。

 

喜欢李宇春的小女生不会因此丧失掉女性特征,喜欢看小沈阳表演的人也不注定就此在生活中用“娘娘腔”说话了。


相反,正是因为“娘娘腔”在现实生活的反差才营造出了消费性幽默的包袱,如果大家都“娘娘腔”了,谁还认为可笑呢?


03


为此担忧的人们不能说是文化研究的门外汉,但至少是对于席卷全球的大众文化趋势和审美趣味的转向知之甚少了。



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深刻的世俗化和民主化浪潮对于人类文化的冲击和改变是巨大的,人们审美的视野早就不只局限于高雅艺术、经典美学关注的范围,已经泛化、延伸到了日常生活、世俗生存的方方面面。并且随着个人意识的觉醒和民主意识的日渐普及,对于精英文化、说教方式的反抗成为了这种大众化趋势的主要表象,平民化、互动式、选票式、草根形象的大量走向前台成为这时代文化的主流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





这也是近年来超女快男、郭德纲、赵本山,以及小沈阳等人的相继走红并热度持续不减的根本文化背景,这种现象不是某些人所预言的短期的现象,而是一个长期的、必然的审美趣味的转向,一个具备多元性、个人体验性质的文化发展趋势。


对此,一味的排斥和反对是不切实际的、也是没看清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相反,包容草根小品作为消费时代人们情感宣泄、追求快速获得审美快感的功能和方式,即不人为拔高、赋予其不恰当的文化和艺术意义,一定要其具备一般美学范畴上对美和崇高的本质追溯,也没必要以低俗、变态鞭挞之,这样的态度才是应对现代社会多元形态的正确心态。




【北游】往期精选


没有自由,人和动物没有分别 | 论西方文化语境中的“自由”概念

无问西东,只问自由 | 禁锢你的从来不是时代

“柯基之死”引出的思辨 | 有没有“狗权”这回事?

中年危机还是中年矫情?说说“自杀”这个事儿

面对所有垃圾,你都应该绕道走

让旅游变有趣,你应该这么做


北游说事儿

一位自由思考的行者

一份有趣独到的解读

ID:beiyou-eric

长按二维码关注 北游

广告商务 点左下角 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